烏蘭巴托位於蒙古高原中部,面積4704平方公里,人口约131万(2014年4月) ,占蒙古国人口将近一半,是蒙古國最大的城市,政治、交通中心。市区沿着土拉河布局,呈狭长形,西部有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市区南面有蒙古的聖山,山顶有宰桑纪念碑,可俯瞰全市。市中心有国家宫和成吉思汗广场。连接中俄的蒙古纵贯铁路贯穿烏蘭巴托,北至色楞格省苏赫巴托尔,南抵中国內蒙古自治區二连浩特市。
烏蘭巴托始建於清朝崇德四年(1639年),原为蒙古喀尔喀部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駐錫地,稱為库伦意为栅栏围起来的草场。位於土謝圖汗部中旗境內。乾隆以後,庫倫為庫倫辦事大臣駐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朝在其设立城防,為與蒙古各地其他稱作“庫倫”的地方區別,稱此城為大庫倫(Ih Hüree)。外國人多稱此地為烏爾嘎 (Urga)。
1911年辛亥革命後,八世哲布尊丹巴在俄羅斯帝國的支持下宣佈外蒙古獨立,自立為汗,成立大蒙古国,以大库伦为首都。此后大库伦改稱京城庫倫(Niislel Hüree)。1915年,哲布尊丹巴接受中華民國大總統袁世凱的冊封,取消獨立,改爲自治。1919年,徐树铮率北洋政府军进占库伦,取消外蒙古自治。
在蘇聯的策動下,1924年,蒙古人民革命黨推翻了蒙古王公和活佛的統治,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将庫倫改名為烏蘭巴托,並以其为首都。“烏蘭巴托”在蒙古語的意思为“红色英雄”。1946年1月5日,蒙古人民共和国以有瑕疵的公投中99%贊成,通過正式脫離中華民國獨立,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為蘇聯的衛星國,直至1990年。
烏蘭巴托市民平均年齡非常低,30歲以下的人口高達70%,有「世界上最年輕的城市」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