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

巴利语
巴利語(IAST/ISO 15919: 、पालि)是古印度語言,属於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中古印度-雅利安語,与梵語十分相近,是印度俗語普拉克里特諸語言之一. 巴利語可以用各种文字书写,比如婆罗米文、天城文,以及由巴利圣典协会的英国语言学家所采用的適用於各種印度語言的拉丁字母轉寫.

從字面上來看,巴利(Pāli),是線、行,或是文章、經典的意思,和註釋、評論(Aṭṭha-kathā)相對. 按南傳上座部的記載,稱傳誦巴利三藏的語言,為「摩揭陀語」(Māgadhī),或「根本語」(Mūla-Bhāsā). 後來才叫其「聖典(Pāli)語」,即「巴利語」.

據錫蘭上座部佛教的傳說,現存的《巴利語大藏經》就是阿育王的兒子 摩哂陀(巴利語:,梵語:)帶到錫蘭去的版本,所以巴利語也就是摩揭陀語(,). 在公元前二六年前後以僧伽羅字母記錄下來. 在公元五世紀,覺音尊者將僧伽羅語(sīhaḷa-bhāsa)注釋書轉譯為巴利聖典語.

然而,據季羨林考證,根據語言學的特徵,巴利語應是屬於古印度西部的方言,與流行於東部的摩揭陀語不同. 印度地方現存的三十多件阿育王敕令中,屬於西部群的基爾納爾(Girnar)刻文,最接近巴利語. 巴利佛教所屬的上座部,其根據地即是西部印度優禪尼(Ujjeni)為主的地方,且其附近地區發現的刻文也與巴利語相近. 並且,把上座部佛教傳入錫蘭的摩哂陀長老,據說生於優禪尼,並在這裡出家.

在巴利語和摩揭陀俗語(Ardhamāgadhī)之間有很多顯著的相似性,摩揭陀俗語是保存在古代耆那教經典中的古老形式的摩揭陀語. 摩揭陀俗語同巴利語在類似要點上不同於阿育王題刻的東部俗語. 例如,摩揭陀俗語也不把變更為,并且在名詞變格中至少在很多押韻的地方顯示了結尾而非東部俗語的. 這種相似性不是偶然的,因為耆那教的創始者尼乾陀若提子(被教徒尊稱為大雄 Mahāvīra)和釋迦牟尼佛在相同的地域(摩揭陀國)傳教.